第668章 另一个战场-《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随着贸易的深入,黄台吉发现整个草原的物资越来越匮乏,整個草原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,沦为中原的附庸。

    而这种变化是如此之迅速,迅速到让人绝望。

    一些距离大明比较近的地方,羊毛成为大明主要的需求品,这些部落开始更多的饲养能够产出羊毛的羊,用来换取和大明的交易。

    可是羊需要的草是很多的,羊在没有草吃的时候,甚至会将地里的草根都啃食干净,饲养过多的羊会对草场造成巨大的负担,在以往的时候,草原各部族通过大会来规定草场,就是为了解决草场分配的争端。

    历史上,在专门种植牧草的技术出现之前,草原的生态承受能力是很差的。

    牧场需要一定时间休养,才能重新长出牧草来,超过草场承担的牲畜,会让草场退化,甚至变成荒漠。

    而在专门培育牧草的技术出现之前,草原民族都是通过迁徙牧群的方式,给牧场一定的休养时间,通过一个强势草原部落的仲裁和划定,给草原牧场休养的空间。

    另外草原上的部族,大部分时候是没有扩张畜牧种群规模的需求的。

    草原上最重要的是牲口和人口,但是两者都是在平衡中的。

    部族没有足够的人手就养不起足够的牲畜,没有足够的牲畜也活不下去足够的人口。

    一场雪灾可能导致部落的牲口减少,而牲口的减少就会让部族的人活不下去,这时候要么去抢劫别的部族的牲口继续生存下去,要么抢劫失败然后人口减少也能活下去。

    草原、牲畜、游牧人口,这些构成了一种生态上的平衡。

    大部分部族也是没有野心扩充太多的人口的,因为太多的牲畜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口,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低的抵御灾害的能力,在草原上的大部族固然好,但是一些小部族也能生存的不错,因为这些小部族还不需要承担维护整个草原的责任。

    所以各大部族都只会维持自己人口能够满足需要的牲畜们,这是一种古老传承下来的生存智慧。

    那些身体不够好,生产过多的羊羔往往会被杀掉,这就和草原上对待游牧民一样的残酷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这个平衡被打破了。

    羊毛。

    大明的商人们收购羊毛,有多少收多少。

    羊毛能够换来麻痹精神的烈酒,能够换来感叹的糖,能够换来粮食,能够换来茶叶,能够换来各种便利的生活用品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