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更何况在帝国的无敌舰队面前,几艘侥幸逃脱的航母,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?待我们清扫完东南亚,自然能腾出手来,将它们一一找出、击沉!” 此时,日本海军主要分为重视航空力量的‘航空派’与坚信大舰巨炮决胜的‘舰队派’。 而岛田是坚定的“舰队派”拥护者,他认为战列舰的厚重装甲和巨炮齐射才是决定海战胜负的力量。 而航母和舰载机只是辅助和侦察,无法承担主力决战的任务。 林致远面上恭敬地点头称是,心中却是一片冷然。 他清楚地知道,航母和舰载机才是海洋的新主宰,重装巨炮的时代即将落幕。 日本海军也是在中途岛海战遭遇惨败之后,“航空派”的影响力才逐渐压倒“舰队派”,但那时日本海军的精英飞行员已损失惨重,为时晚矣。 而更可怕的是美国恐怖的工业产能,在珍珠港事件后到二战结束期间,美国共建造了一百四十多艘各型航母。 这些并不全是主力航母,很多都是轻型航母和护航航母。特别是护航航母,美国三天就可以下水一艘。 这种碾压性的工业实力,绝非资源匮乏的日本所能企及。 这场战争,从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一刻起,结局其实就已经注定了,差别只在于过程的长短与代价的大小。 离开岛田办公室后,林致远并未返回石川商行,而是准备前往海军俱乐部与其他军官一同庆祝。 行至半路,他寻了个无人的角落,对紧随其后的周慕云低声吩咐:“立即给港岛发电,通知他们明日日军就会进攻港岛,让所有人都躲进地下室,不得外出。” “另外,致电郑主任,日军明日也将对东南亚各国发起进攻。具体作战目标我不清楚,让盟军早作准备。” 林致远清楚地记得,日军会在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,同时对港岛和英美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发起了进攻。 此时,深海小组成员的家属都安置在港岛,他必须提前示警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