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陈家在没出事前,是陈家村最有钱的一户。 也是村里唯一有自行车的一家。 陈卫东平时给十里八乡修车,都是骑自行车去。 他看着方慧英,点了点头。 “妈,我会骑自行车,您有事吗?” 方慧英朝停放市医院自行车的车棚看了眼。 “我骑车来的,正好要去沈家看看儿子,你会骑的话,别坐公交车了,骑车载我过去就好。” 能省一笔车票钱,陈卫东当然乐意。 “没问题,妈,车在哪?” 现在的陈家不如之前赚钱容易,在京城花钱又如流水,能省则省。 毕竟保胎要花的钱,不是十块八块,而是几百上千。 方慧英去将自行车推了过来。 “你先送我去邻街的国营饭店,我得把饭盒还了。” “行,我对京城不熟,妈帮忙指一下路。” 方慧英点点头,坐上后座,指引着陈卫东去了国营饭店。 还饭盒,拿押金。 她继续帮陈卫东指路,去沈家。 路上,方慧英问了陈卫东接下来的打算。 “卫东,你和音音住在沈家,一个月就得二十块的房租,加上生活费,花销得四十左右。音音胎象不稳,偶尔得住院,还得经常吃保胎药,这也是笔不小的开销。你们家是农村的,家底再厚也维持不了多久。可你若去上班,音音就没人照顾,你打算怎么办?” 她说的这些问题,陈卫东都有考虑过。 昨天送拖拉机回农场,他也和父母商量过了。 “妈,音音和孩子更重要,不管日子有多难,我都得等她的胎象稳定之后,再去上班。” 沈思音的肚子里是陈家唯一的香火,绝对不能出事! 方慧英当然希望大女儿能在孕期得到好的照顾。 但是没有钱,万事难。 “孕期得注重营养,可不能为了省钱,天天稀饭咸菜。” 陈卫东在心里说了一句:站着说话不腰疼! 他也不想省,想天天大鱼大肉,不缺钱花。 但实际情况不允许! 不过,他不会苛待沈思音,只会让她吃好穿好,保持心情愉悦,这样才能养好胎,平安生下孩子。 至于钱? 大不了将沈家的古董嫁妆卖一件! 亏就亏点。 钱没了可以再赚,孩子没了,陈家的香火就彻底断了! 方慧英不知道陈卫东在想什么,见他一直不吭声,继续开口。 “卫东,妈也不是逼你,只是告诉你,音音的身体养好了,孩子也就平安了。” “妈,我明白。” 陈卫东为了让方慧英放心,将古董嫁妆的事说了。 “我和音音结婚的时候,爸答应给她两个沈家的古董当嫁妆。若保胎需要花很多钱,那就卖一个古董应急。” 这话让方慧英十分意外。 她没想到沈建忠那么自私的一个人,竟然会拿沈家的珍宝给大女儿当嫁妆。 看来这陈卫东还真有两把刷子。 也是,大女儿的眼光那么高,能看上陈卫东,他肯定有过人之处。 可她是什么时候认识陈卫东的? “卫东,你和音音是怎么认识的?” 这话把陈卫东问得一愣。 这话怎么听着……好像沈思音在下放前,他们就认识了似的? 他立刻在脑海里搜寻和京城有关的记忆。 可一点沈思音的影子都没有。 每次来京城,他不是去农机市场就是去农贸市场,主要是给村里办事。 偶尔也会在年前的时候去一次商场。 但京城这么大,他们有交集的可能性很低。 陈卫东压下心底的疑惑,如实回答。 “我经常要去农场开拖拉机,就认识了下放的音音。见她挺不容易的,就时常帮她,一来二去就熟悉了。” 说完,他反问:“妈,听你这话的意思,音音在下放前就认识我?” 方慧英不知内情,连忙否认。 “没有,就是觉得音音对你一见钟情,还挺让我意外的。” 听到这话,陈卫东也觉得沈思音对他太过主动,目的性很强。 虽说对下放的沈思音而言,他这个生产队长的儿子,是结婚的最好选择。 可她很清楚沈家没有往海外转移资产,平反是迟早的事。 只要沈家平反,她就能嫁家世背景更好的男人。 可她为什么还是坚定地选择了他? 哪怕名声扫地,也在所不惜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