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陈卫东当然不会入赘,不然以后走路都抬不起头。 “我会找工作落户,如果短时间行不通,可以走‘亲属投靠’的政策。” “亲属投靠”是可以落户城里的。 但必须要走关系,而且审批很严格,过程也很漫长。 就算最后陈卫东不能在京城落户,他也不可能入赘沈家。 反正沈家家大业大,随便从指头缝里漏点出来,都够他吃穿不愁。 沈柏彦不过是随口一问,并不想陈卫东入赘。 沈家又不是没有儿子。 他提醒道:“京城的工作不好找,你们要早做打算。” 说完,他想起了沈家小洋楼被沈思玥拿走了。 “对了,你和音音都没有工作,住哪的问题,也得考虑。” 陈卫东愣了一下,“沈家不是有房子吗?” “上次算计那死丫头不成,反被她抓住了把柄,小洋楼被她要走了。” “那你们回城之后,住哪里?” “等回京城之后,和那死丫头商量一下,看能不能给租金住下。如果不能,我们都有工作,去住职工宿舍就好。” 陈卫东:“……” 他们都干过伤害沈思玥的事,就算给租金,她也不会同意。 “音音,我先送你去京城落户,如果没地方住,你就先回陈家村,正好我妈能照顾你,等我在京城找到工作,稳定下来,再接你回去。” 他知道沈思音不会留在农村,住哪的问题,她自会解决。 沈思音哪能不知道陈卫东的算计。 陈家在京城没有亲戚和人脉,靠她也在情理之中。 但她……也没什么本事。 实在不行,就只能去顾家找母亲! 想清楚后,沈思音拉着陈卫东的手,放在自己平坦的肚子上。 “卫东,你放心,为了孩子,我们都要留在京城,住的问题我来解决。” 她现在对陈卫东越好,将来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。 等开放个体经营,她的好日子就来了! 陈卫东看着满心满眼都是他的女人,很是感动。 “音音,你也放心,我会让你和孩子过上好日子的。” 他是有手艺的人,找工作并不难。 大不了从学徒做起。 沈思音提醒道:“卫东,去了京城,不仅保胎要花钱,生活成本也会提高,钱得带得充裕一些。” 陈卫东笑着刮了下沈思音的鼻子。 “等到了京城,岳丈欠我的嫁妆也该兑现了。” 沈思音并不想现在就卖身价的古董。 国家现在的经济不行,再好的古董也卖不上价。 等到了八九十年代,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,价格最少能翻四五倍。 要是运气好,翻十倍都有可能。 她拉着陈卫东的手轻晃。 “卫东,现在国家抓的严,越贵的东西越不好出手。我爸答应给的嫁妆,你先拿到手,暂时别卖,我爷爷留下来的都是好东西,贱卖不划算。” 陈卫东知道沈思音没说错。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后,连典当铺子都没有了。 若想私下卖货,就只能去黑市。 不仅卖的价格低,货还有可能被抢。 他点了点头,“行,听你的,先从家里拿点钱用着。嫁妆等时机合适了再卖。” 说完,他替沈思音掖了掖被角。 “我去借拖拉机,明天一早就去京城。” *** 兴国农场。 张曼丽收好回城的资料,将孩子哄睡着。 她把所有的吃食集中在一起。 腊肉还有两三斤,腊肠两小节,新鲜的冻鸡还有一只半,野兔肉能炒一盘。 埋在沙坑里的青菜萝卜土豆,有不少。 还有晒干的野菜,腌制的咸菜。 米面更是能吃上两三个月。 这些东西,张曼丽都带不了,一会分给帮衬过她的村民。 只需留一点明天的早饭和午饭就行。 她各种菜都挑了一些,拿去厨房,准备晚饭。 菜还没准备好,帮衬过她的村民就陆陆续续来了。 几乎没人空着手。 大家都将自家最拿得出手的菜带来了,还自带口袋。 张曼丽看到后,哭笑不得。 “说好了我请大家吃饭,你们怎么还带菜又带粮?” 陈大勇的母亲说道:“你独自抚养孩子,太不容易了,我们哪能吃你的。” “这些菜和粮,我也带不走,一会吃完饭,大家分了吧。” “就算你带不走,我们也不能白拿,按市场价给你。” “不行,大家帮衬我那么多,我没什么能感谢的,剩余的菜分给大家,算是我的一点心意,别嫌弃。” “不是嫌弃,而是我们虽然帮了你,但也拿了钱,两不相欠。” 最后,在双方的坚持下。 张曼丽剩余的菜和粮,以市场价的七折,卖给村民。 第(1/3)页